首页 | 机构设置 | 处务介绍 | 规章制度 | 办事指南 | 人才招聘 | 师资队伍 | 下载中心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通知公告>>正文
 
关于开展陕西省“千人计划”、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
2017-12-06 17:31   审核人:

 

校属各相关单位:

根据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关于做好2017年陕西省“千人计划”“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陕组通字[2017]123号)文件精神,我省“千人计划”(原“百人计划”)、“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申报工作已经开始,为切实做好这次申报工作,经学校研究,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项目及条件

(一)陕西省“千人计划”,共遴选20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

1.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含人文社科项目)。申报人一般应当取得博士学位,身体健康,引进时未全职来陕工作,引进后须全职来陕工作3年以上,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在国内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等单位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或者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等单位担任相当于副教授以上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国内知名企业、金融机构担任高级职务或者在国际知名企业、金融机构担任中级以上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近5年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得国际、国内重要科技奖励,掌握重要实验方法或关键技术(发表时间为2013年1月1日以后);拥有能够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技术产品升级的重大科研成果;熟悉相关领域业务和国际规则,具有丰富的金融管理、资本运作和项目规划管理经验,在业界有较大影响。

对其他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或者我省急需紧缺人才,经专家论证推荐,可适当放宽学历、专业职务要求。

2.创新人才短期项目(含人文社科项目、含非华裔外国专家)。引进时未全职在省内工作,且符合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其他资格条件。在省内有稳定的合作单位,有明确的工作目标任务,能够作出实质性贡献。引进后须在我省连续工作3年以上,每年不少于2个月。

3.青年项目。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申报人年龄不超过40周岁(女性不超过42周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申报人年龄不超过45周岁,申报人应具有博士学位,身体健康,为所从事科研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有成为该领域学术或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申报时未全职来陕工作,引进后须全职在陕工作6年以上。

4.外专项目。申报人应当为非华裔外国专家,年龄不超过68周岁,身体健康,引进后须全职来陕工作3年以上。其他资格条件应当符合创新人才长期项目要求。

5.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申报人应当为自然科学或者工程技术领域的国际国内顶尖专家,引进后一般应当全职来陕工作5年以上(特殊情况可以适当放宽),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茨奖等国际大奖的获得者或者提名人选;欧美等发达国家科学院院士或者工程院院士;外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任职的国际著名学者;拥有国际国内领先的技术成果;其他急需紧缺的顶尖人才。

6.文化艺术人才项目。从事研究工作的申报人,一般应当取得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55岁;从事舞台艺术、经营管理、创意设计等专业的申报人,可适当放宽学历和年龄要求。申报人申报时一般应当未全职来陕工作,或者来陕工作时间不超过1年。申报长期项目的,引进后须全职来陕工作3年以上;申报短期项目的,须来陕连续工作3年以上,每年不少于2个月。

以上申报项目的已在陕工作的申报人来陕时间应为2015年6月30日以后。计算年龄和工作年限的截止时间为2017年12月1日。对有突出成绩或我省急需紧缺人才,可突破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年限等资格条件限制破格引进,破格引进的应附破格说明。

(二)陕西省“特支计划”,共遴选30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

1.杰出人才。共计划支持6名左右。重视遴选中青年杰出人才。

(1)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杰出人才。申报人研究方向应处于国内前沿领域,在基础学科、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方面有重要发现,能够坚持全职潜心研究、技术创新,具有成长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潜力。

(2)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域杰出人才。申报人研究方向应处于全国学术(创作)前沿,研究(创作)成果有重大学术影响或重大社会影响。

2.领军人才。共计划支持170名左右。

(1)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支持60名左右。申报人应为主持重大科研任务、领衔高层次创新团队、领导省部级以上创新基地和重点学科(医学专科)建设的科技人才和科研管理人才,研究方向应属于我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确立的重点领域,研究工作具有重要创新性和发展前景。以50周岁以下中青年人才为主。

(2)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域领军人才。计划支持20名左右。申报者必须拥护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主持重大课题任务、领导重点学科建设的专业人才和科研管理人才,或主持重大文艺创作的专业人才、管理人才,研究成果或创作作品有重要创新和重大影响。

(3)教学名师。计划支持60名左右。申报主体为学前教育、中小学、中等职业教育单位、特殊教育单位和在陕高等学校等。申报人应当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获得省级教学名师(已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和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的除外)称号,年龄在60周岁以下(中小学应不超过55周岁),在陕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时间满10年,近3年(2013—2016学年)持续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其中中小学校年均课堂教学工作量应不少于180学时/学年。对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有重要创新,教学成果和教育质量突出,在学生培养方面有突出贡献,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人师表,在教育领域和全社会享有较高声望,师生群众公认。

3.青年拔尖人才。申报人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重点领域崭露头角,获得较高学术成就,具有创新发展潜力,有一定社会影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年龄不超过35周岁(女性不超过37周岁);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领域,年龄不超过38周岁(女性不超过40周岁)。一般应当取得博士学位。

以上各项目申报者均应为在陕工作3年以上。

(三)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共遴选支持60个左右。

1.创新团队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明确可行的发展规划和较为完善的创新体系。研究方向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需求,主攻方向与前期成果之间应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和延续性,有明确可行的主攻目标和发展规划。围绕主攻目标统筹兼顾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合理设置若干个紧密关联、相互支撑的子目标,形成系统完善、结构合理、现实可行的创新目标群。围绕创新目标群,科学配置人、财、物及科研项目等各类资源,有规划地培养青年人才,形成符合发展需要的创新体系。

(2)创新能力和业绩突出。研究水平居行业或领域省内领先、国内一流,近五年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得到业内公认,并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可跨单位协作。

(3)拥有高水平的带头人。每个创新团队应明确1名带头人;团队带头人坚持科学精神,恪守科学道德,品行端正;在国内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业绩特别突出的企业创新团队带头人申报人可放宽至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具有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相当于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在海外知名企业担任高级职务的工作经历;主持重大科研(课题)任务,研究工作具有重要创新性和发展前景,具有省内领先的学术技术水平,取得同行公认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对团队建设有创新性构想。团队带头人人事关系不在申报单位的,要确保每年在申报单位(跨单位合作的在牵头单位)工作6个月以上。

(4)结构稳定、合理。团队应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梯队结构。提倡创新团队成员的学科交叉、专业多样和能力互补。成员应全职在申报单位工作(所在单位应出具相关证明)。

(5)具备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应有较完善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已初步形成较明确的核心价值观和团队文化,对今后团队的组织管理模式和具体措施以及如何把团队打造成高效的学习型组织有明确可行的设想和方案。

(6)具有良好的支撑条件。申报单位有比较完善的配套支持措施,具有完成创新任务所必备的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等硬件基础。

2.对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创新团队,给予重点支持。

(1)省内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牵头设立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人才群体,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具有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

(2)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入选者以及国家部委“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入选者等领军人才领衔的高层次创新团队。

(3)依托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及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的创新团队。

(4)主管部门、所在地方和单位扶持力度较大、支持措施扎实。

二、申报材料

1.陕西省“千人计划”

申报材料包括关于2017年陕西省“千人计划”申报情况的报告、申报书及附件、引进高层次人才简要情况表、申报人选情况汇总表。申报书和附件应合并装订,高层次人才简要情况表和申报人选情况汇总表另附。报送材料时,需报送纸质申报材料6份和电子文档1份,电子文档内容应与纸质材料一致(需刻录光盘报送)。

附件材料一般应包括:1.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2.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3.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工作合同或意向性工作协议复印件;4.在省外任职的证明材料;5.主要成果(代表性论著、专利证书、产品证书)复印件或证明材料;6.领导(参与)过的主要项目证明材料;7.奖励证书复印件;8.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对文化艺术人才,除以上材料外,还应提供相关影像资料。

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申报材料单独报送。符合绿色申报通道的,按照程序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其他项目申报材料报送截止时间为2017年12月15日。

2.陕西省“特支计划”

申报材料包括关于2017年陕西省“特支计划”推荐情况报告、申报书及附件、“特支计划”推荐人选简要情况表、“特支计划”推荐人选情况汇总表。申报书和附件应合并装订,推荐人选简要情况表和推荐人选情况汇总表另附。报送材料时,需报送纸质申报材料6份和电子文档1份,电子文档内容应与纸质材料一致(需刻录光盘报送)。

附件材料一般应包括:1.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2.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3.在本单位任职的证明材料;4.主要成果(代表性论著、专利证书、产品证书)复印件或证明材料;5.领导(参与)过的主要项目证明材料;6.奖励证书复印件;7.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申报材料报送截止时间为2017年12月15日。

3.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支持计划”

申报材料包括关于2017年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推荐情况报告、申报书及附件、团队简要情况表。申报书和附件应合并装订,团队带头人简要情况表和团队人员情况汇总表另附。报送材料时,需报送纸质申报材料6份和电子文档1份,电子文档内容应与纸质材料一致(需刻录光盘报送)。

附件材料一般应包括:1.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成员身份证复印件(没有身份证的请提供护照复印件);2.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成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3.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成员职称证明材料(有在海外任职的,请一并提供海外具有的专业技术职务或担任企业有关职务的证明材料);4.团队带头人获得省部级(含)以上人才头衔或荣誉称号的证明材料;5.所在单位对团队带头人近三年年终工作考核鉴定;6.团队带头人主持重大科研(课题)任务证明材料(不超过5项);7.团队核心成员主持或参与重大科研(课题)任务证明材料(排名前三,每名成员不超过5项);8.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核心成员近5年取得的标志性成果证明材料(包括成果奖励、专利授权、标准制定、出版专著、发表论文、通过鉴定的重要设计或方案等,不超过5项);9.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核心成员重要研究成果近5年转化应用及取得经济社会效益情况证明材料(每人不超过5项);10.团队建设组织管理主要制度规范材料(不超过5项);11.用人单位为团队提供的科研或研发设施设备一览表(加盖单位公章);12.团队依托的省部级(含)以上重大创新平台认定文件复印件;13.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税务部门出具的近3年完税证明复印件(仅企业申报主体提供);14.申报单位自愿提供的其他有关支撑材料。

申报材料报送截止时间为2017年12月15日。

三、申报推荐程序

1.12月15日前,各学院(部)进行申报推荐工作;

2.相关职能部门资格审查;

3.校学术委员会评议推荐;

4.学校审定,公示无异议后上报。

四、相关事宜

1.人才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工作是学校工作重中之重。陕西省“千人计划”、“特支计划”和“‘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是我省高层次人才工程的重要项目,为我校奋力追赶超越、争创一流和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请各单位党政负责人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统筹组织好此次申报工作。

2.各院系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研究申报文件相关内容,明确注意事项,根据要求完整填写申报书,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相关材料进行申报。申报过程中涉及的学术成果,需完整提供相关材料,并确保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

3.申报人不能通过多个平台渠道同时申报,也不可同时申报多个人才计划。

4.已入选我校原“百人计划”和获“三秦学者”聘期内支持的不再重复申报“千人计划”和“三秦学者”创新团队计划。

5. 三个人才计划申报工作通知、相应管理办法以及申报表格等详见附件。

 

 

附件1:关于做好陕西省“千人计划”、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及“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

附件2:关于印发 《陕西省“千人计划”实施办法》《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和 《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

附件3:相关申报材料


联系人:张卫东、常华

电  话:029-62779186、029-62779063


西安工程大学

2017年12月6日

 

附件【附件3:相关申报材料.rar已下载
附件【附件2:关于印发 《陕西省“千人计划”实施办法》《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和 《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pdf已下载
附件【附件1:关于做好陕西省“千人计划”、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及“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pdf已下载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日博365投注网 版权所有

地址:西安·金花南路19号[710048] E-mail:renshichu@xpu.edu.cn
您是第: 位访客!